汽车行驶记录仪GB/T19056标准检测机构
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
本标准代替GB/T 19056-2012《汽车行驶记录仪》,与GB/T 19056-2012相比,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
——增加了数据存储器的术语定义(见3.14);
——增加了防护存储器的术语定义(见3.15);
——增加了缩略语(见第4章);
——修改了组成(见5.1.1,2012年版的4.1.1);
——修改了连接器及信号(见5.2.2,2012年版的4.2.3);
——修改了连接导线(见5.2.3,2012年版的4.2.2);
——修改了自检功能(见5.4.1.1,2012年版的4.4.1.1);
——修改了行驶状态记录(见5.4.1.2.1,2012年版的4.4.1.2.1);
——修改了事故疑点记录(见5.4.1.2.2,2012年版的4.4.1.2.2);
——修改了驾驶人身份记录(见5.4.1.2.4,2012年版的4.4.1.2.5);
——删除了里程记录(见2012年版的4.4.1.2.6);
——修改了日志记录(见5.4.1.2.5,2012年版的4.4.1.2.8);
——增加了音视频记录功能(见5.4.1.3);
——删除了RS232串行通信(见2012年版的4.4.1.3.2);
——修改了USB通信(见5.4.1.4.1,2012年版的4.4.1.3.3);
——修改了驾驶人身份识别通信(见5.4.1.4.2,2012年版的4.4.1.3.4);
——增加了Wi-Fi通信(见5.4.1.4.3);
——增加了无线公共网络通信(见5.4.1.4.4);
——修改了数据通信接口(见5.4.1.4.5,2012年版的4.4.1.3.1)
——修改了安全警示功能(见5.4.1.5,2012年版的4.4.1.4);
——修改了显示内容(见5.4.1.6.2,2012年版的4.4.1.5.2);
——删除了打印输出功能(见2012年版的4.4.1.6);
——增加了自动校时功能(见5.4.1.7);
——修改了定位功能(见5.4.2,2012年版的4.4.2);
——修改了时间记录误差(见5.5.1.1,2012年版的4.5.1.1);
——修改了定位性能(见5.5.2,2012年版的4.5.2);
——修改了数据分析系统(见5.6,2012年版的4.6);
——修改了数据安全性(见5.7,2012年版的4.7);
——修改了实车速度记录误差测试(见6.5.1.2.2,2012年版的5.5.1.2.2);
——修改了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(见6.12,2012年版的5.12);
——修改了瞬态抗扰性试验(见6.13,2012年版的5.13);
——增加了接线要求(见8.2);
——增加了参数设置(见8.3);
——删除了RS232串行数据通信协议(见2012年版的附录A);
——增加了行驶记录文件存储格式(见附录A);
——修改了USB数据采集约定(见附录B,2012年版的附录B);
——增加了Wi-Fi数据传输约定(见附录C);
——删除了事故疑点曲线(见2012年版的附录D);
——增加了防护存储器防护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(见附录E)。
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。
本标准由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576)归口。
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: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。
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: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
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
——GB/T 19056-2003;
——GB/T 19056-2012。